文 / Acarya Ganadevananda Avadhuta
「只要知道至上唯一(One),你就能夠知道所有的一切。」
這不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嗎?它是許多了悟的其中之一,源自古代的瑜伽智慧。
深切了悟是綜合的結果,時常得自於實用實驗,瑜伽屬於這種真實,書本知識在此有著極其相對的重要性。
現今許多人由於教育和複雜的現代生活,有著敏銳的智力,然而珍貴的智慧一如數千年前還是那樣令人難以理解。
瑜伽智慧的聖傑所說的「一」是什麼呢?它就是你自己內在的「我」。
你如何知道你存在呢?當你想著:「我知道我存在」。那個知道存在的內在的「我」就是你內在的意識,它是永恆又無限。
我們可以透過心靈的深沉專注而超越正常的知覺狀態,達到更深的意識層次。內在的旅程終止於當我們了悟到我們自己的意識就是那同樣遍佈整個宇宙的無盡至上意識。這種與創造完全合而為一的感覺是瑜伽的最終目標,它是難以想像的喜悅狀態,在古印度語言的梵文裡稱為阿南達(Ananda)。
云何「阿南達瑪迦」瑜伽?
嗯,你已經知道什麼是「阿南達」,所以我們只需要翻譯瑪迦(Marga),這個字意指「道路」。喜悅之路(the path of bliss)起初是一種哲學、鍛鍊和運動,提供身體、心理和靈性的鍛鍊,使真誠的追尋者能夠朝向更深入的內在了悟。它也是一種以服務為目的的運動,致力於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全面福祉。唯有當我們在自我了悟和服務之間努力取得平衡時,我們最終的潛能才會逐漸得以實現。
阿南達瑪迦瑜伽是以密宗瑜伽為基礎。七千年前,薩達希瓦(Sadashiva)首次系統化密宗瑜伽。「密宗」的字面意義是指「那使吾人從黑暗中獲得解脫的」。透過意識的擴展,密宗的技巧把吾人逐漸從身體、心理和靈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或許也是因為它不支持盲目的信仰、宗教教義、儀式或教條,所以密宗瑜伽的概念和鍛鍊一直啟示著無數的人類達到全面的進展。它採取主體的接近並且與外在維持調適。你只能透過個人的經驗來學習密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密宗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實踐的,只有百分之一是哲學的。
密宗的主要特色是它代表著不斷地克服我們自己的弱點。這是因為如果沒有有意義的努力,要克服粗鈍的觀念並且以精細的觀念來取代它是不可能的。
人類的存在有三個層面:身體的、心理的和靈性的。要達到存在的目的,需要這每一個層面的不斷發展。阿南達瑪迦瑜伽結合鍛鍊和運動,幫助我們發展這三個層面,因此被認為是最完整的瑜伽法門。
生物心理學瑜伽
長久以來,瑜伽已發展出許多的支派或法門以達到其至上目標,或許在西方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的特別姿勢,梵文稱為體位法(Asanas)。
瑜伽體位法透過對腺體系統的精細作用,有助於你控制心靈的許多習性。這是因為我們的心靈、思想和情感與我們的身體和行為有著無可爭辯的關係,反之亦然。這是生物心理學的主題研究,它是一門新的但又是古老的科學,是瑜伽鍛鍊不可缺少的部份。讓我們來探索這門科學以及為什麼有規律的鍛鍊體位法可以幫助你變得更平衡和快樂。
身體有七個能量中樞,是人類主要的50種情感之控制點。這些中樞稱為脈輪(cakras’或chakras),意指「核心」,它們是人體的控制核心。
脈輪位於何處呢?你知道,這脊椎神經似乎是一個實體,但事實上有三個管道,即三條精細的神經脈與它連結。中脈沿著大腦而下,直接通過脊椎神經到脊椎尾端。左脈和右脈分別起始於左右鼻孔的根部,沿著中脈盤繞,在軀幹的五個點上彼此交會,直到它們抵達脊椎尾端。
這三條神經脈沿著脊椎神經彼此交會,其交會點就是五個脈輪的位置,而每一個脈輪的附近都有一些腺體叢。
第一個脈輪位於肛門之上約二指寬之長度,第二個脈輪位於生殖器官的根部,第三個脈輪位於肚臍,第四個脈輪位於胸部中心,而第五個脈輪位於聲帶。另外還有二個脈輪,即第六個脈輪位於腦下腺,第七個脈輪也是最高的脈輪位於頭頂。
身體有50個腺體叢會產生50種荷爾蒙或化學物質。每一種荷爾蒙或化學物質會使心靈活化獨特的感覺、情感或傾向,因此共有50種心理傾向。身體的化學刺激會影響心靈。因此脈輪是身體-心理的,亦即身體影響心靈。
這三條精細的神經脈是大腦的分站,當心靈湧現特定的思想、記憶、觀念或情感時,腺體會據此做出回應,而對應的荷爾蒙或化學物質就會被釋放到血液中活化特定的情感或傾向。因此脈輪也是心理-身體的,因為心靈刺激了身體的化學反應而導致情緒行為。
因此,脈輪和其相關的腺體、荷爾蒙以及神經脈就像天線,能夠接收我們所接觸的每一個實體持續傳來的精細波動,然後透過神經傳達刺激信號,活化特定腺體的化學物質,結果使心靈經歷到情感、感覺或慾望。
知識瑜伽(Jinana Yoga)
知識瑜伽主要是有關於靜坐。它發展出與宇宙大我的一體感。靈修(Sadhana)的其中一個概念幾乎與靜坐同義,意指「努力成為完美無缺」。為了表現你的生命潛能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靈修。所以不論你做什麼活動,都必須以這個簡單的準繩來做為衡量。當然,靈修最重要的層面是心理-靈性的發展。
密宗是直覺科學,目的在於了悟無限的意識,而靜坐是其重要的鍛鍊。在靜坐中,你努力把智力完全專注於無限的觀念上。最後你會發展出「頂尖的智力」或「直覺」:一種直接的超意識知識。
現在,這是一種挑戰!你如何能夠想著無限?你沒有可比較的因素可把它相聯起來。嗯,這也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就其本身而論,瑜伽行者長久以來一直在為此奮鬥。幸好他們發現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答案,也確實不需要再發明這個「輪子」。
這個答案就是梵咒(mantra)。「Man」意指心靈,「tra」意指解脫。因此「梵咒」意指「那解脫心靈的」。梵咒是靜坐的重要部份,事實上梵咒在梵文裡只是無限的象徵。因此,透過有規律地默誦它的音根形式並且冥想它的意義,你會逐漸發展出足夠的直覺而了悟到你內在自我的真正本質。
因為分心而無法專注於梵咒,因此除了梵咒,還有其它技巧需要學習,為的是要幫助你把心靈從那些分心的事物中收攝回來。如果你有興趣探索心靈的未知領域,你可以學習一個簡單的靜坐技巧。當你有了經驗,還有其它的靜坐方法任你學習使用,但你必須向合格的老師學習,老師知道你何時需要更多有關靜坐的方法。
西方國家對於「啟蒙」這個字,有時會給予不好的意義。但在密宗裡,它只是表示內在靈性之旅的第一步。啟蒙期間,你學習到個人的靜坐技巧和梵咒,梵咒將能夠喚醒你潛伏的心理-靈性潛能並且持續振動你內在的脈輪。
在解釋啟蒙的概念時,不可能不提到了悟的導師。了悟的導師在梵文裡稱為上師(Guru),意指「把他人從無知中解脫出來的人」。
上師的生活和榜樣應該是無懈可擊的。他對生命的最終目標必須具備完整和直接的知識。任何一個試圖知道內在自我的人都會遇到障礙,如果沒有這樣的自我了悟的導師之指引,要克服許多障礙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服務瑜伽
服務瑜伽會創造出環境,讓你藉由靜坐所獲得的經驗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有助於你了悟到這廣大宇宙的真正本質。
服務他人是你靈性進步的基礎部份。如果沒有服務的態度,一旦學習了靜坐,你會發展出只專注自己進步的傾向,因此與其壓抑你的個體自我感,不如把它擴展到其無限的潛能。
因此,你不應該滿足於在隱居中獲得個人的進步。誠然,藉由靜坐所帶來的心理擴展會在心中自然產生渴望看到他人成長。因此,積極貢獻於社會生活並且幫助他人獲得快樂,會讓你經歷到極大的快樂。換言之,你所關懷的範圍會逐漸擴展,直到你變得具有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