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究竟什麼是靜坐?
靜坐是一種集中思考,但這並不意謂只是任何一種集中思考。集中於石頭寵物或冰淇淋並不是靜坐。把心靈集中於我們內在的意識之根源,此過程稱為靜坐。這會逐漸讓我們發現到自己的意識是無限的。這就是為什麼靜坐的目標有時稱為「自我了悟」。
2. 什麼是自我了悟?
靜坐的目標是要了悟誰是我們存在核心?的真正我們。瑜伽哲學說,我們的內在自我有二個不同的層面:心理或情感的自我,以及靈性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有時稱為個體心靈。它是有限的,因為它與我們有限的身體有著牢固的聯繫,它是「我是這個個體」(我執)的感覺之原因。但我們真正的自我意識感是來自我們與更廣更精細的意識形式之連結。瑜伽哲學說,有一無限、全知的意識形式反射在我們的心靈內在。這恆久不變的無限至上意識是我們真正的靈性「大我」之核心。
當我們認同以我執為中心的小我時,此稱為相對真實,因為這小我會經歷變化和死亡。然而,當我們了悟到相對真實的背後還有一個更精細永恆的真實時,我們會發現到我們的真正本質是純粹無限的至上意識,亦即自我了悟。
3. 靜坐和瑜伽之間的差異為何?
對許多人來說,瑜伽這個字意指一系列的身體運動,伸展身體以及把身體捲成有如難以打開的結。但這些稱為「體位法」的身體姿勢只是瑜伽其中一面。瑜伽的身體姿勢是為了健康利益而鍛鍊,因為它們有助於讓身體準備好做靜坐。瑜伽是生命的哲學,也是靈性鍛鍊的系統。「瑜伽」這個字事實上意謂著個體小我與無限意識的結合。靜坐是瑜伽系統最重要的鍛鍊,藉此達到融入或合而為一。因此瑜伽是一套系統或一門科學,使個體能夠在身體、心理和靈性上獲得發展,而靜坐是使心理和靈性獲得發展的鍛鍊。
4. 祈禱和靜坐之間的差異為何?
宗教存在的證據始於四萬多年以前。早期的宗教是萬物有靈論,認為大自然力量就是存在或神祇,之後演變成泛神論,崇拜眾神,把神性歸於無形且強而有力的大自然力量,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主導地位。透過祈禱或獻祭,可令眾神感到害怕或滿足。隨著社會進化,人們逐漸了解到大自然力量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引導力量,於是便出現一神論的宗教-相信只有一個唯一的上帝。但這種關係仍然是基於恐懼、諂媚、滿足和企圖說服上帝賜予個體恩惠。至今仍然有一些宗教的祈禱反映此情況。
哲學上來說,祈求上帝賜予某物或要求上帝做某事,甚至為他人而請求上帝,這些都是不合邏輯的行為。依據世上所有的一神論經典,上帝不僅全知(無所不知)而且極富仁心(上帝就是愛),祂已經知道某人的母親是否生病或某人是否不快樂,凡有必要,祂都會相當願意去幫助他們。我們的關切或想法無論如何都是源自於上帝,因此告訴上帝要如何運作這個宇宙,至少可以說這似乎是不適當的。
瑜伽哲學說,既然無限意識已給予我們每一樣事物,我們就不應該要求那至上本體給予任何事物。如果我們必須要求某事,我們應該只要求更多的愛來愛上帝,此稱為虔誠。
祈禱會採取各種不同的形式。上述所提到的稱為調停祈禱-要求上帝介入我們的事務。進而發展的祈禱形式還包括感恩祈禱、崇拜祈禱、冥想祈禱和靜坐祈禱。這些有助於讓祈禱者透過培養虔誠、感覺朝向無限至上意識的吸引而更接近上帝。但只要它是基於上帝的二元性概念,也就是說人類與上帝維持固有的獨立性,這樣的祈禱就不能視為是靜坐。靈性靜坐沒有把有限置於我們的了悟中。它是非二元性的鍛鍊,其目標是要把我們內在的「我」覺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
我想所有偉大的靈性導師都鍛鍊某種靈性靜坐並且啟蒙他們最親近的弟子從事這種鍛鍊。這是他們珍藏的「內在教義」。但隨著時間的逝去,他們的祕傳教義時常不是遺失就是被攙雜,只留下外在有關道德和哲學的教義給後世追隨者。要瞭解這些開悟者的了悟,其關鍵一直是也永遠是靈性的靜坐。
5. 靜坐是一門科學嗎?
科學(science源自拉丁字scientia,意指知識)最常見的定義是透過觀察和推理來調查或研究大自然,目的在於發現真理。科學這個術語也意指人類藉由這樣的研究獲得系統性知識。
由於瑜伽通往靈性的方法使用觀察和推理以獲得內在真理,因此它必須是一門科學。
靜坐被形容為「直覺科學」。廣泛的實驗室試驗已證明靜坐的生理作用,但這只是顯示我們其外在的作用。吾人的腦波記錄甚至也只是一種物理電波的測量。它並未確切告訴我們他們正在想什麼或他們的感覺是什麼。測試靜坐的唯一真正實驗室就是心靈本身,必須親身經歷其結果。這門科學也稱為「密宗」-靈性靜坐的科學,使鍛鍊者能夠把他(她)的個體心靈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
6. 什麼是靈性?
與無限至上意識有關的即是靈性。
首先讓我來說明,「靈性」不應該與「招魂術」混淆。招魂術與巫師有關,透過巫師與已故者等等溝通。靈性與無限意識有關-這同樣的最終真理已被偉大的靈性導師諸如佛陀、耶穌基督和克里斯那(Krsna)所了悟。依據靈性,生命的目標是要把個體心靈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達此目標的方法就是鍛鍊靈性靜坐。
7.靈性合乎科學嗎?
靈性的中心思想-無限至上意識是最終的真實-常見於大多數的東方和一些西方形式的神秘主義。雖然神秘主義者和哲學家廣泛接受這個思想不是這麼引人注目,但在上一世紀裡,許多科學家已指出量子論(quantum theory)和古代道教、佛教以及瑜伽經典的神秘真實論之間有著相似之處。
不只是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事實上和他同時代的現代物理學先驅包括沃納‧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厄文‧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和馬克斯‧蒲朗克(Max Planck),都已證明神秘主義的信念。當海森伯測不準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的發現者沃納‧海森伯到印度與諾貝爾獎得主詩人兼偉大瑜伽行者拉賓德拉那‧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見面時,他感到極其寬慰的是泰戈爾不認為他的思想是瘋狂的。關於真實,古代瑜伽哲學似乎與新興的量子論持有相同觀點。尤其從1960年代起,這一直是許多討論和出版物的主題。這個主題雖然迷人,但不在這本書的範圍內。我將介紹您其中的一些刊物,內有詳盡解說。
8. 什麼是神秘主義?
「努力不懈地縮短有限和無限之間的距離就是神秘主義。」
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
「我們能夠經歷最美最深刻的情感就是神秘之感。它是所有真正的科學之源。對這種情感陌生的人,無法感受到令人欣喜的敬畏,無異於行屍走肉。這種優秀推理能力的深刻情感信念顯示在不可思議的宇宙中,是我對上帝的了解。」
艾伯特‧愛因斯坦
9. 靈性和宗教之間的差異為何?
雖然所有偉大的宗教創始人都教導靈性,然而宗教和靈性並不相同。曾經有人問我的靈性導師是否正試圖創始一個新的宗教,他答覆說:
「我對宗教沒有興趣。我對人類、人類的目標以及如何縮短這二者之間的差距感到興趣。」
許多宗教可能會做同樣的宣稱,但事實上那些宗教創始人所教導的靈性很多時候不是遺失就是因教條和儀式而失色。耶穌基督的教義和主流的基督教鍛鍊、克里斯那的教義和印度教以及佛陀的教義和佛教之間都全然迴異。長期以來,宗教內部發展出分歧,有時導致迫害甚至死亡。當你看著宗教歷史最黑暗時期,很難相信人們背離他們偉大導師的崇高教義如此地遠。原始訊息是靈性的,但由於誤譯和誤解、遺失靈性靜坐的鍛鍊、較不發展的人們企圖以教條掩飾靈性概念、使宗教成為宗教和政治制度,因此精神在不同程度上已削弱或喪失。
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神秘傳統,包括許多的靈性特點,但這些都是例外而非規則。它們不代表主流宗教,許多情況下甚至被貼上異端邪說的標籤,宣傳這樣的教義往往遭受到迫害性懲罰。各種宗教留給我們的是真理和教條有著相互矛盾的混合。如果我們想要篩選靈性要素,瞭解靈性和宗教教條之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隨著時間消逝,主流宗教裡的差異已變得越來越顯著:
a. 靈性是有神論,對於上帝或無限至上意識有著非常發展和理性的概念。宗教教條有些是有神論,諸如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有些是無神論,諸如佛教、日本神道教以及甚至共產主義。教條式宗教對於上帝的概念通常不是不發展和無理性,不然就是完全缺乏。
b. 靈性是非二元性,並且陳述人類生命的目的是要把吾人的自我(或「我」的感覺)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有神論的宗教傾向於二元性,主張上帝和世界基本上是分開的,並且相信人類生命的目的是要建立與上帝的關係以及死後進入天堂。 c. 靈性是鍛鍊的,其經歷和了悟可透過靈性靜坐的鍛鍊而達到。專注是向內,使靈修者朝向個人了悟。宗教則強調信任和信仰,雖然教導人們各種祈禱,但真正的鍛鍊大多是專注於外在,包括儀式、節慶和典禮。
d. 靈性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結合吾人存在的每一個層面。許多宗教是固守儀式,通常是吾人生活區隔部分,主要都是在寺廟和教堂?舉行儀式。
雖然宗教能讓信實者從無知和靈性黑暗中解脫出來,但僅此程度上忠於它的原始靈性。
10. 什麼是靈性靜坐?
在靈性靜坐中,心靈導向於靈性觀念。最簡單的想像方法就是想著無限的愛、寧靜和喜悅或任何體現那種觀念的實體。我們可以稱它為上帝,但名字本身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記住這無限的愛在我們的內在並且圍繞著我們。
如果我們停下來想一想,心靈內在所發生的每一個經歷都會變得顯而易見。如果我們想要持久的快樂或愛,有什麼地方會比這些感覺的源頭更好呢?靈性靜坐是專注於靈性觀念上,這個觀念與無限至上意識聯繫著,這個觀念比我們自身還要偉大。當我們冥想這浩瀚美麗的觀念時,心靈會轉變成無疆界的純意識。
因此,靈性靜坐是努力把我們的「我」的感覺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
11.要獲得成功的靜坐,你必須成為和尚嗎?
顯然不是。雖然佛陀是出家人,但許多人視為是瑜伽之父的希瓦(Shiva)卻有三個妻子(一夫多妻在七千年前並不罕見)。斯瓦米‧維偉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是出家人,但我的上師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是位在家人。許多偉大的靈修者都是婦女,諸如聖女大德蘭(St Theresa of Avila)以及阿南達瑪以瑪(Anandamayi Ma)。
基於個人和鍛鍊的原因,我選擇成為和尚,但我並未把這視為是靈修或靈性道路上成功的必要條件。
12.當世界有這麼多的苦難,一直坐著做靜坐難道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嗎?
這或許是。但它取決於如果你不做靜坐,你會做什麼?如果答案是「看電視」,那麼一定要設法去做靜坐。但如果這意謂著你將忽略家庭或利用它作為藉口以避開為他人做某事,那又是另一回事。
13.靜坐是一種洗腦的形式嗎?
有些人的心靈需要做一番清澈,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我必須說靜坐不是一種洗腦的形式。人們擔憂洗腦的問題,通常是害怕心靈被操縱而失去控制。
事實上,靜坐會增強我們的意志力,使我們更有自知之明,而幫助心靈免於被操縱。
如果你真的擔心其他人會為了他們自己的目的而操縱你的心靈,我建議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關掉電視,它總是被廣告公司用來影響人們的行為。
14. 靜坐的科學首次在何處發展?
一萬至一萬五千年前,南印度部落首先發展出密宗靜坐,表達了他們天生渴望瞭解他們自己的意識。七千年前,古印度偉大瑜伽行者希瓦進一步將它發展。從那時起,這個鍛鍊便一直傳播並且融入於不同的神秘傳統,包括瑜伽、道教、蘇菲主義、禪宗和藏傳佛教。類似的鍛鍊也出現在當地文化。
15. 靜坐何時傳入西方國家?
靜坐鍛鍊在古希臘時期傳入歐洲,一些歐洲人旅行到東方國家並且向印度瑜伽行者和哲學家學習。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學生,他把一位瑜伽行者從印度帶回來作為他的靈性指導老師。偉大的希臘神秘主義者和社會改革者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發現到東方的智慧,他的靈性力量也備受人們崇敬。他是普世宗教的倡導者,宣揚內在的觀念而非外在崇拜。他拒絕為支持某個受歡迎的鍛鍊而反對另一個鍛鍊,他宣稱他「是和靈魂有關而不是與宗教形式有關。」
早期猶太教和古埃及宗教深受東方神秘主義的影響,許多人認為耶穌基督可能有鍛鍊並且教導過某種形式的瑜伽靜坐,不過聖經並未解釋他在十八歲的時候到過印度學習。
羅馬帝國在第四世紀瓦解之後,歐洲大多數的圖書館都被燒燬,瑜伽靜坐在西方亦不復存在。之後,當地的神秘主義者和基督教神秘主義者受到壓迫,尤其是在宗教法庭的黑暗期間。歐洲於是變成了靈性沙漠,它的注意力轉而朝向智力和技術發展、軍國主義、貿易、探險和佔領。宗教制度開始對政治比對靈性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不過,偉大的印度聖人拉瑪克里斯那(Sri Ramakrsna)最親近的弟子斯瓦米‧維偉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在1890年代把東方鍛鍊再次介紹到西方文明,於是靈性又開始在西方文明?復興。維偉卡南達是二十世紀初期第一位到西方的現代瑜伽大師。這個時期出現的還有神智學者和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學,以及對東方神秘主義感興趣的歐洲知識份子諸如卡爾榮格(Carl Jung)、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和赫爾曼‧赫塞(Herman Hesse)。維偉卡南達之後,有其他人追隨。1960年代對東方靈性感興趣的人們在歐洲和美國急遽增加,很快地就遍及全球,甚至遠到紐西蘭。這種文化的融合其最精煉的表現或許存在於偉大印度神秘主義者和哲學家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的著作?,他是第一位把西方理性和東方神秘主義完美結合的靈性導師。他也是現代靈性運動阿南達瑪迦的創始人,阿南達瑪迦意指喜悅之路。
雖然靈性靜坐源於古代南印度,但許多靈性傳統都深受它的影響。至今仍持續滿足著普世人類需求。
16. 你教導何種靜坐?
你在靜坐中所選擇的專注對象或觀念,其性質將決定這個結果。靜坐可以是為了靈性成長或為了放鬆和減輕壓力而做,甚至為了其它一些原因諸如運動或事業上的成功。所有靈性靜坐技巧的特徵就如同偉大靈性傳統所教導的,這個技巧的核心有著無限至上意識的觀念-它是無限的冥想。
靈修者在密宗靜坐中透過啟蒙過程學習個人靜坐技巧,並且被教導在心中默誦梵咒。他(她)被教導如何把心靈從外在世界中收攝回來以及如何向內集中。密宗靜坐的首要目標是要把個體意識融入於無限至上意識。這種靜坐就是現代密宗學派阿南達瑪迦所教導的靜坐。
17. 你沒有偏見嗎?你只鍛鍊一種靜坐-你如何能夠對於其它的方法保持客觀?
我或許存有偏見-只有開悟的靈魂是完全客觀。我認為我的鍛鍊技巧是最好的,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否則我將會去做別的事情。同時,似乎顯然有許多通往開悟的道路-不然的話,以前那些鍛鍊不同傳統的人們如何能夠獲得自我了悟?我試著持開放態度,並且從廣泛教義研究中瞭解到一些共同的心理學和靈性的原則可用於靈性鍛鍊。某種程度上瞭解和應用這些原則,將決定技巧在帶我們前進靈性進步道路上的有效性。
例如,心理學原則「你想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廣為人們接受。如果這個原則被應用在靈性靜坐,意謂著我們應該專注於無限意識的觀念上。但如果我們從孩提時代被教導我們是有罪的或害怕上帝,這會使得靜坐的鍛鍊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被教導我們是神的孩子而且我們的真正本質是完美和愛,那麼在靜坐中就更加自然而然地體驗到喜悅的感覺。
並不一定要學習所有的技巧才能領會它們如何運作。無論如何,在這一生中都是不可能的-甚至要精通一個技巧,就已經夠困難的了。
18. 你如何知道這個靜坐技巧對我來說是否正確?
有些事你必須為自己做決定。如果你偶然接觸到一門法門讓你覺得有意義而且是對的,我建議你去嘗試它。如果因此而經歷到它帶給你認為需要的改變,那麼就繼續鍛鍊它。如果是經歷到困難,也要有耐心。不要倉促轉移到另一個技巧。你可能會再次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不得不了解到問題是出在於你自己而不是技巧。如果盡力之後還是似乎無效,那麼才去嘗試別的技巧。但不要老是像在逛街一樣-你應該試著找到一個會讓你覺得快樂的技巧,然後堅持鍛鍊它。還記得我們為了找水而挖的那些洞嗎?如果你一直不停地挖掘新的洞口,你將會感到非常口渴。
19. 學習靜坐需要一位上師嗎?
上師(Guru)這個字意指「黑暗驅除者」,事實上指的就是那無限的至上意識化身為上師並且引導個體的靈魂。因此,既然無限至上意識是無所不在,那麼真正的上師已經在我們的內在了。
當個體已達到自我了悟,他們時常被稱為上師,因為他們內在的無限至上意識能夠行動和說話而不扭曲我執。因此,他們能夠扮演完美上師的角色並且引導其他人。
在薄伽梵歌?(Bhagavad Giita),阿周那(Arjuna)問他的上師克里斯那(Krsna),如果沒有肉身的上師之協助,那麼透過神(內在的上師)的指引是否能夠達到開悟。克里斯那告訴他,肉身的上師並非是必要的,但如果沒有的話,要達到開悟你可能得花上一萬倍之久的時間。
三十年前,我想要學習靜坐,可是不知如何開始。我讀了一些相關主題的書,從那些書上搜集來的智慧,我開始鍛鍊。我不是在教我自己-我是從作者們那裡學習。他們間接都是我的第一位老師,即使他們已不在世上。很快地,我了解到我需要更清楚的指引,然後就開始尋找一位仍然在世的老師。
事實上,你現在正在閱讀這本書,表示你想要一些有關靜坐的資訊。這本書的所有知識,直接或間接地都是來自一位上師。幾乎世上所有的靈性書籍都是從偉大的靈性導師(上師)那裡獲得其概念。如果它們不是,那麼它們應該要有。他們是靈性道路上的先驅,在我們出生之前就不在世上了,他們照亮這條路指引我們追隨。那些不論是為了什麼原因而未追隨的人們錯失了這絕好機會。
有些人害怕有上師意謂著你必須盲目跟隨某人。這是錯誤想法。我的上師時常引用一句古經文說,如果孩子說了理性的話,我們就應該接受它,而如果上帝自己說了不合理的事情,我們應該棄之如草。真正的靈性不會否定理性。
在追尋自知之明時,理性的做法是什麼呢?當我們進入神秘的意識領域時,最理性的做法就是聽取精通此領域的上師之建言。
如果你沒有機會親見真正的上師(他們是少之又少),也不要絕望。你可以透過上師的著作、和其激勵人心的典範,以及直接從他們所指派傳遞教義和技巧的人們那裡學習。也可以透過靜坐建立起個人與內在上師之間的關係,內在上師終究是唯一的上師。
20. 學習靜坐要付多少代價?
靈性靜坐傳統上是免費教導,所有的人都可以學習,不分個人經濟狀況。靜坐是精細的靈性鍛鍊,不應該附加貨幣價值。把貨幣價值附加於靜坐會沾污貶損了它。
不過,有一個代價。要從靜坐中獲得結果,你必須放進某樣東西-那就是你自己寶貴的時間和努力。
21. 靜坐要花多少時間?
我建議初學者每天靜坐二次,每次至少十五分鐘。之後,每次可增加到半小時。這會帶來很好的結果,不過有些人選擇做更長的靜坐,結果甚至經歷到更大的好處。你要怎麼收獲就怎麼栽。
22. 靜坐的好處是什麼?
廣泛的靜坐研究已證實有生理學和心理學上的好處,不過我更喜歡簡述我個人從這鍛鍊中所體驗到的好處:
a. 我覺得心理更寧靜。
b. 更平衡的情感。我是一個音樂家,我可以跟你說,對一個稍微有「藝術」氣質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好處。
c. 更有創造力。我總是鍛鍊各種創造性藝術。當我開始靜坐時,感覺我已深入一個充滿靈感、思想和洞察力的新源泉。許多作家、音樂家和思想家都說當他們的心靈平靜下來時,靈感通常就會湧現。靜坐的鎮靜效果應該會讓我們更容易接近心靈深處的創造力層面,這似乎是相當自然的。
d. 發現生命中有一種強烈的目的感。我逐漸意識到所有的生命正朝著正性方向前進-朝向更偉大的意識、一體性與和諧感。我感覺自己也是同一個意識進展波流的一部分。
e. 提高的自我意識。內省鍛鍊使我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動力和特性。這並不總是令人舒服,但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看作是真正的我們,我們如何能夠改善?發現到自己的內在有著驚人的潛能,時常是激勵人心的。
f. 我已發展出宇宙之愛的感覺。我愈接觸自己意識的源頭,就愈意識到意識在萬事萬物中。我感覺內在有更多的愛,對他人就有愈多的愛和同情。這自然幫助了我更容易與他人相處。
g. 有益於健康-我過著非常忙碌的生活-我經常旅行,工作上時常有許多要求。然而,我沒有任何與疾病相關的壓力,許多忙碌的人都有壓力而導致疾病。靜坐和其相關的自然生活方式顯然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h. 增強的意志力和專注。多年來,我注意到自己的心靈變得更清晰與堅強。如果我們鍛鍊肌肉,它會強健。心靈也是如此。
i. 我真的很喜歡做靜坐。有時很難專注,但當它真的在流動時,它會是強烈的喜悅-比任何我所經歷過的事物還要令人感到喜悅。據說,這遠比嗑藥來得更喜悅。
j. 我很快樂。我沒想到我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不過我一直在努力。我知道我比以前還未走在靈性道路上更加快樂,這種感覺隨著時間而增強。有誰不是如此呢?我的情感更加平衡、更有創造力,我正發展為一個人,意識到生命有著深刻的意義,我感覺更接近上帝、更接近人們,我感覺到更多的愛。當然,也更加快樂。我必定是瘋了,但沒有!
上述問與答摘自最近出版的這本書「閉上雙眼,擴展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