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和瑜伽:簡短的歷史

文 / Acarya Gunamuktananda Avadhuta

密宗的字面意義是指「那藉由擴展把心靈從愚鈍中解脫出來」。雖然這個字時常被誤解,但它的真正精神意味著擴展心靈的生活方式,從粗鈍到獲得至上境界。

瑜伽意指「合而為一」(英文「yoke」也有聯結之意)。把糖和沙混合在一起意謂著結合二者。但瑜伽並不只是如此而已。真正的合而為一就像是把糖和水混合在一起:二變成了一。Samyoga Yoga Ityaktoh Jiivatman Paramatmanah(瑜伽是個體意識和至上意識的合而為一)。

因此密宗和瑜伽在實質上有著相同的意義,因為擴展導致合而為一,而合而為一必須要有擴展。

「密宗是靈修,靈修是密宗。」

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

從人類文明開端以來,人們渴望著朝向靈性成就。這種對至上擴展的渴望最後帶來了密宗的技巧。起初它們是由七千年前的上主希瓦(Shiva)予以系統化。他也教導婚姻制度、醫藥、音樂、舞蹈和科學。因此從一開始,密宗的實用哲學並未局限於靈性的鍛鍊,而是遍及生活的所有層面。

隨著時間,原始的密宗系統已被扭曲,有些方面已被誤解或遺失。2100年前,帕坦加利(Patanjali)把這些技巧重新分類成他所謂的瑜伽八部功法(Ashtanga Yoga)。不久前,斯瓦米‧維偉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稱它為王者瑜伽(Raja Yoga;國王的瑜伽),意謂著瑜伽行者永遠不會感到屈服於任何人。

不過,阿南達瑪迦的靈修是王者之王瑜伽(Rajadhiraja Yoga)。起初是由二千年前的聖者阿什塔夫(Ashtavakra)所命名。現今的瑜伽是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以帕坦加利的八部功法為架構,但還包括原先所遺失或被忽略的系統經過分類和修正誤釋加上新增的靈修鍛鍊,使整個系統適合於現今生活和人類心理學。為了個體和社會的整體發展,所有的靈修技巧已納入阿南達瑪迦的十六點原則。

© Copyright 2021 阿南達瑪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