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carya Gunamuktananda Avadhuta
有一天我到超市購買一些東西,那時正值石榴盛產之季。因為沒看到貨架上有石榴,於是就詢問超市工作人員。蔬果區的一位工作人員很友善地告訴我:「我們的石榴已賣完,但如果你沿著這條路走的話(他指示著正確的地點),你會在那裡找到一些石榴樹。」他還向我保證那些石榴樹是開放給大眾採摘。我完全不知道要多想什麼,只是照著他的指示,也確信自己來到這三棵結滿美麗熟石榴的大樹下!嗯,獲人贈馬,休看馬口(對禮物不要挑剔,而這個禮物是樹),我開始採了一些。採了大約六個石榴,突然一位年輕人從附近的一間公寓裡走出來,直截了當地告訴我,那三棵石榴樹是屬於公寓裡的住戶。關於這整件事情,我覺得有點奇怪!但不想對它耿耿於懷(或剝奪住戶的石榴),我把石榴還給了他。當我離開時,邊走邊想這件異乎尋常的事,突然想起那天早上閱讀的文章。
我每天都會讀一些啟發性的文章-有關生命的哲學以及如何地生活。嗯,那天早上我剛好讀到一段標題為「你有權利行動,但沒有權利享受行為的果實」!事實上,這是瑜伽的中心思想之一(源自薄伽梵歌)-到目前為止我仍然非常熟悉它,但我想八成是上天佑我,讓我那天有這樣生動寫實的回憶!事實上,我時常發現我所閱讀的,幾乎會立即在日常生活中以某種實例說明,有點像是來自天堂的多媒體展示!
「你有權利行動,但沒有權利享受行為的果實」:行動,但不要執著於行為的結果(果實)。為什麼這是極深奧的建言呢?因為你可以感覺到這種方式有很大的心理自由。它使心靈免於執著。這是因為它可以讓你保持警覺所有行為的背後是大宇宙的遊戲。它使心靈免於「我做」的感覺以及所帶來的反作用力。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相等及對立的反作用力。如牛頓的物理定律之一,在生活的所有層面上也同樣是真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有句諺語說:「當一葉青草移動時,整個宇宙都顫動不已。」沒有一件事物可以獨立存在。如果在它之前或之後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那麼就沒有事情會發生。凡事都是伴隨的,沒有一件事是意外的。我們通常都會說某件事情是「意外之事」,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肇因為何,但它一定是某件事引起的!我們正開始瞭解到這個在我們現今社會?的重要性:我們不能繼續這樣生活下去,彷彿我們自己的存在與他人的存在是分開的,我們自己的命運未與他人的福祉有所聯繫(或缺乏福祉,視情況而定)。
牛頓的定律也適用於個人層面。如你所熟悉的「因果法則」或經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論我們做什麼或想什麼,這些都儲存在我們的心靈?,直到它們以反作用力的形式表現出來。以皮球的例子來說:當你用手指壓它時(這是一個行為),凹痕會停留一段時間(這是一個潛伏的反作用力),放開手之後才會回復原來的形狀(反作用力)。
如果我們經歷到一個不好的反作用力,我們會說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但它只是之前行為的反作用力,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儲存在心靈?等待機會去表現。表現的機會愈多,心靈就會變得愈純淨,心理上也會感覺到愈自由自在。
因此,凡事都為最好的結果而發生。不論它是令人愉悅或不悅的,我們應該總是視它為正面,因為它使心靈免除於其過去的行為。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位非常受人歡迎的皇帝叫做阿克巴(Akbar),在16世紀時統治印度。他最喜歡的大臣是伯巴勒(Birbal),伯巴勒不僅非常有智慧且機智。有一天,他們一起去打獵。當阿克巴想把射中動物身上的弓箭切斷時,刀子卻掉下來切掉了他的手指。伯巴勒便對他說:
「別擔心,凡事都為最好的結果而發生。」
阿克巴對伯巴勒的似乎無情感到憤怒,於是叫伯巴勒離開他的視線,永遠不會再回來。後來阿克巴被當地的森林部落俘虜。依據他們的習俗,當天應該把俘虜獻祭給「眾神」。所以他們決定獻祭阿克巴。但酋長注意到他缺掉了一根手指,於是放他走,因為他不夠格。阿克巴才瞭解到伯巴勒是對的:如果他沒有切掉手指,他現在可能已經死了!當他回到宮殿,便命令隨從去尋找伯巴勒把他帶回來。他們花了一整個月的尋找然後回報說:他在森林?過得不是很好,以乾果和根菜類裹腹。當他最後被帶到皇帝的面前時,阿克巴看到他可憐的處境,便要求他這位既是朋友又是大臣的伯巴勒原諒他。伯巴勒回答說:「沒關係,凡事都為最好的結果而發生。」
阿克巴叫喊著:「可是你怎能這麼說呢?畢竟你遭受到這麼多的苦難?!」
伯巴勒回答說:「如果當時你沒有把我送走的話,他們可能會俘虜我,由於我沒有切掉手指,他們可能會把我做為獻祭!」
所以失去一些石榴畢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們必須對生活中的所有事件持以正面看法。要果斷地去做你認為是對的事情,但不要太擔心其結果。把自己投入每一個任務?,彷彿那是最後一次的機會。不要擔心成功或失敗。注定發生的就會發生,只要你有努力。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原因-凡事都為最好的結果而發生。這些都是我們明智的祖先之教導。從現在開始,我一定會勞記著它們,特別是當我看見另一棵石榴樹的時候!